傳媒報導本校參與賽馬會「正正得正」正向教育計劃
每周課後跑街 盡力完成自訂目標 中學長跑推正向教育 學生增信心
(節錄自明報:https://news.mingpao.com/pns/dailynews/web_tc/article/20180612/s00011/1528741031710)
【明報專訊】學生自殺新聞近年不絕於耳,不少學生亦因自我肯定程度低,情緒受困擾。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與慈善團體合作,在中小學推廣正向教育並研究,發現小學生和中學生平均只有39%和25%人認為用心學習後,學習能力可以增長。計劃透過在功課簿蓋鼓勵字句印章,以及長跑等鍛煉意志運動,分別將小學生和中學生的相關比率提升至近100%和70%。
「賽馬會『正正得正』教育計劃」由去年9月起,為期3年,先在6間伙伴學校按校本情况推廣正向教育,中學和小學各3間,再收集研究數據,涉及5300多萬元資助。
參加學校之一保良局馬錦明中學便以長跑培養學生正向思維,校長夏文亮說,每逢周四課後會舉行跑步活動,學生會圍繞附近街道跑,路程約為1.5公里。學生鞋帶附有晶片,以記錄跑步時間和圈數,學生需盡力按起跑前訂立目標完成,現時恆常有約80名學生參與。
夏校長說,當初選擇長跑是因為可鍛煉意志,未來將計劃每月舉行一次全民運動日,擴展至其他運動。
計劃去年12月至今年3月完成初步研究,訪問了569名小學生和431名中學生。結果發現,39%小學生堅信學習能力可以增長,惟中學生只有約25%有此信念。上述兩校推動蓋印章和長跑活動後,分別有近100%和70%學生堅信學習能力可以增長。
中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志裕強調,明白每個人能力有別,計劃不是要讓學生相信「鐵杵磨成針」,但期望學生可抱着「我也做得到」信念,嘗試以不同方式超越自我,又比喻一道鎖起來的門,要離開不應硬闖,反應找開鎖的鑰匙。
中大培養中小學生正向思維
(節錄自星島日報:http://std.stheadline.com/daily/news-content.php?id=1817675&target=2)
近年學生自殺新聞不時發生,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與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推出「正正得正」教育計畫,資助中小學推行課程,改善學生的學習動機、行為和情緒表達等。中大校長段崇智指,面對複雜的社會環境及挑戰,增強青年人的解難及抗逆能力,培養他們的正向思維,是當務之急。
「正正得正」教育計畫由中大及馬會合作,參與學校在今學年獲馬會資助,由中大項目團隊提供專業意見,調整學校課程設計、教學方法及師生溝通等範疇,以改變學生學習動機、行為和情緒表達。團隊發現,學生覺得只要肯動腦筋,努力嘗試不同學習策略,覺得自己學得到及做得到,便能遇挫不折,敢於擁抱挑戰,並保持心情開朗,表現更佳。中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志裕指,計畫設想簡單,就是要把「死讀書、讀死書及讀書死」的教育氛圍,改變為「好讀書、讀好書及讀書好」。
參與學校之一的保良局馬錦明中學,校長夏文亮指通過計畫,學校以長跑培養學生訂立目標,以及自我超越的能力,令學生由不懂跑步,去到學會跑,再進一步以不同方法及有目標地跑,以培育他們的積極心態,並應用在生活不同層面。另一參與學校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,教師陶宇汶則指,計畫令學生期待每一個正向課堂,表現更有明顯進步。
正正得正 馬會中大推正向教育計劃
(節錄自巴士的報:http://www.bastillepost.com/hongkong/article/3177444)
學校教育,除了為學生提供學術知識和技能培訓外,照顧學生的全人發展亦同樣重要。為了讓學生擁有正向積極的人生,馬會與中大攜手策劃及推出賽馬會「正正得正」教育計劃,透過建立正向教育課程及實踐正向教育,創立新穎的教育模式,促進學生的學術發展和心理健康。
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表示,計劃目的是為了營造有利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良好學校環境,結合正向心理學和最佳教學模式,協助學校重新設計教學方法、學習活動和評核機制,透過校園設計,帶動積極正向的氣氛。中大校長段崇智感謝賽馬會「正正得正」教育計劃以正向教育為基礎,期望透過正向教育的應用實踐和研究,達到教學相長,最終令正向教育可持續發展。
參與學校於去年9月開始獲計劃項目團隊提供專業意見,調整學校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,以及師生間的溝通等多個範疇,令學生在學習動機、行為和情緒表達上都出現積極的改變。
其中保良局馬錦明中學,便以長跑培養學生訂立目標,發揮自我超越的能力。校長夏文亮表示:「學生由不懂跑步,去到學會跑,再進一步以不同方法及有目標地跑,希望培育到他們的積極心態,並應用在生活不同層面。」
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以外展課程及不同形式的正向教育,助學生建立自信。負責老師陶宇汶特別感謝賽馬會「正正得正」教育計劃的全力支援,讓一些很有潛質但在校園缺乏發揮機會的學生,能夠有一個平台發揮才能,「學生非常期待每一個正向課堂,表現更有明顯進步,令人感動。」